2005年10月28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法律学子接过普法接力棒
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王彦

  虽然面临社会实习、找工作等多重压力,浙江工业大学法律援助志愿者接待站的学生负责人、法律系大四学生李刚,还是每个月雷打不动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作为法制进程和普法教育最直接的受益者,李刚总是说:“作为法学专业的志愿者,我们应学以致用,以所学法律知识服务社会。”
  2000年11月,该院大一学生俞锋创立了“学生法律援助中心”。3年后,这个广受欢迎的中心改建为“法律援助志愿者接待站”,并作为我省首家大学生志愿法律援助机构,被纳入国家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正规军队伍。
  接待站成立没多久,志愿者们就以公民代理的形式漂亮地办了一个案子。杭州的方女士希望能在与丈夫离婚时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可处于弱势地位的她要想实现这个愿望是何等困难,于是她向法律援助机构求救。2003年夏天,杭州市下城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接待站的两名大二学生办理此案。在志愿者的努力和帮助下,方女士赢得了孩子的抚养权。
  这些年来,志愿者们办理的不再仅仅是租房纠纷等简单案子,股票分割、劳动纠纷、房屋拆迁纠纷、遗产分配等等这些听起来离校园生活非常遥远的复杂案件也一次次出现在志愿者的记录本上。毕业后留校工作的俞锋回想起接待站创建、发展的点点滴滴,无不感慨地说:“社会是复杂的,工作是辛苦的,普法是任重而道远的。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社区居民非常欢迎我们,司法行政部门非常支持我们。”
  据悉,该接待站的志愿者们开通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设立了专门接待室,还深入杭城的17个街道、46个社区,定期为社区居民和弱势群体开展咨询、调解等活动,仅去年就接待受理咨询、上访、累计1039起。对此,俞锋说:“这是我们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